Jining

江作良私募产品募资2到3亿 称比当年更严谨

推出惠正成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,惠正投资跟投不低于3千万,预计募集资金2到3亿

江作良回来了。

继王亚伟之后,又一公募基金大佬宣告回归。 江作良私募股票合作的电话微信:Q Q :2080053532 QQ:3532015225 QQ:3429458334

1月15日下午,广州粤海天河城大厦40楼中金公司会议室里,面对中金公司的大客户,江作良做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路演。

“大环境已发生变化,江总认为创新型企业和蓝筹股未来几年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。”一位参会人士告诉记者。

1月16日下午两点五十分,理财周报记者来到广州琶洲保利国际广场27楼,广东惠正投资会议室里。

三点收盘后,江作良穿着一身灰黑色休闲装如约出现,简单朴素,看上去神采奕奕,但低调依旧。

这是离开易方达后,江作良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。这5年来,江作良并没有离开投资,“投资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”。

历经5年的积累与沉淀,江作良对投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“大的价值投资方向没有变,但观察企业的深度更深,严谨性也更强了。”

低调回归

“预计募集资金2到3亿元,将于近日募集完毕。”

从广东惠正投资27楼会议室往外望去,视野非常开阔,珠江江水在脚下静静地流淌着。

2010年,在去职易发达副总裁兼投资总监1年半后,江作良低调设立广东惠正投资,重新回到他熟悉的投资领域。

2年多来,江作良一直没有发行阳光私募产品,只是通过自有资金进行投资。

对于在这个时点选择回归,江作良坦承,“在经历2年的培养后,年轻的团队开始逐渐成熟起来,他们都是毕业不久的学生,很优秀,也非常认可这里的氛围。”

江作良告诉记者这次产品的推出,团队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,“他们都很有冲劲,我希望能够创造一个机会给他们,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”。

“对他们有信心,不过也有点理想主义。”江作良低下头,略微思考后说道。

“当然,目前宏观经济已经逐步走稳,最近的一系列政策也使得公募和私募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,投资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。”江作良继续补充道。

在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后,去年底,另一位公募基金大佬也已经低调回归,在去职华夏基金后,王亚伟于9月28日在深圳前海注册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,正式投身私募领域。去年12月,王亚伟推出首只产品“外贸信托·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,投资门槛为2000万元。

这次重新回归,江作良也一如既往地低调,没有做销售。在中金公司广州营业部的路演,也只是针对高端的内部客户。广州惠正投资本期产品名为“惠正成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”,起点为500万元,以100万元累进,而此次惠正投资及其股东将跟投不低于3000万元。

“预计募集资金2到3亿元,将于近日募集完毕。”江作良告诉记者。

坚守价值投资 江作良私募股票合作的电话微信:Q Q :2080053532 QQ:3532015225 QQ:3429458334

“价值投资的本质是价值驱动,强调的是投资的内在逻辑。”

谈及投资理念,江作良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价值投资的实践。作为国内最早倡导和实践价值投资理念的职业投资人,江作良最早在广发证券工作之初,就在低位建仓四川长虹和深发展,并获益丰厚。在易方达工作期间,更是成功发掘了苏宁电器和贵州茅台等一众优质成长股。

其中,要数苏宁电器的投资最为人称道。2004年7月21日,苏宁电器登陆中小板,江作良指挥旗下策略成长基金,以29.88元/股的价值买入100万股。这一“大手笔”的交易立即在当时引起了轰动,也引起了不少争议。

此后,易方达管理的系列基金更是全面配置苏宁电器,对苏宁电器进行重仓长线持有。

在不到4年内,苏宁电器股价涨幅高达30倍,这笔投资也成为了江作良最广为人知的价值投资经典案例。

除了苏宁电器,贵州茅台也是江作良的另一个得意之作。2004年,江作良认为消费升级将提升高档白酒的需求,在一众白酒品牌中,江作良认为贵州茅台具有明显的优势,因此,旗下基金均重仓持有贵州茅台。

据了解,易方达旗下基金于2004年至2007年间在贵州茅台和苏宁电器两只个股上获利超过200亿元。

回首过去,江作良认为,易方达之所以崛起,根本还是理念的问题。“易方达率先在国内建立严谨的投研体系,相信价值驱动。此前国内很少投资者关注价值投资,也不认为价值投资的方法可以赚钱,市场上相信的是消息、重仓和操纵。”

2001年至2005年,股指从最高点2245点下滑至998点,跌幅超过50%。不过,易方达在这段时间收益还是相当的可观,“我们在最低点也是盈利的,有一些好的产品更有50%的盈利。”

而对于价值投资的解释,江作良认为并没有必要拘泥于传统的概念,“价值投资的本质是价值驱动,强调的是投资的内在逻辑。”

“真正能给投资者带来盈利的机会其实是价值创造。大的价值创造可以用一个例子说明,如果企业现在的盈利能力为1亿元,我们能够预计未来有20亿元的空间,这种价值创造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。”

“在投资成长股时,我希望它未来至少有十倍的盈利空间,以寻找十倍盈利空间的个股方式去选股。只要有这种价值驱动,那就是赚两倍三倍还是五倍的问题了。”

“不过,这涉及研究能力的问题。要形成这种判断并非容易的事,这也是我为什么重视微观研究的原因。”江作良说。

看项目更严谨

“我们会多维度地去观察和研究一家公司,财务分析尽可能地做得比较细。” 江作良私募股票合作的电话微信:Q Q :2080053532 QQ:3532015225 QQ:3429458334

“过去两三年,对于我来讲,大的价值投资方向没有改变,但是,做投研来讲,深度和严谨性比过往有了较大的进步。”江作良向理财周报记者坦言。

离开公募基金后,江作良自身的投研体系、投研逻辑开始逐步建立起来,而且比过往更有特点。

2010年2月3日,江作良设立广东惠正投资,工商资料显示,惠正投资注册地址为"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1号2707房",法定代表人江作良,注册成本5000万元,经营范围为“以自有资金进行对外投资(法令律例禁止的项目除外),项目投资治理、咨询(涉及审批的项目除外),财政咨询”,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。

公司设立后,惠正投资一直在运用自有资金进行交易。2011年,惠正投资通过招聘,招募了一批年轻的“血液”,在有活力的投研氛围里,江作良坦言自身也有了不少进步。

“投一个企业,研究得比以前更深、更透。”江作良说,“目前很多上市公司良莠不齐,好公司比较少,之前也有过一些教训,促使我们更深地去研究一家公司。最近两年,我们团队在研究企业深度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,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。”

对于如何深入地研究一家公司,江作良表示,“我们会多维度地去观察和研究一家公司,财务分析尽可能地做得比较细。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会比较重视对企业未来的判断,最后用未来的数据,来印证这种判断。”

“对企业的理解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,我们会建立长期跟踪体系,发现一个标的后,通过多次反复地开会讨论。而在研究的过程中,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,有时候可能推翻之前的判断。”

江作良认为,投资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,想当然。但是,一定要尽量避免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一家公司。

对于一家公司,江作良最为看重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,包括研发能力,企业品牌,管理水平,治理结构,团队能力,这些都属于上述范畴。通过分析形成综合判断和感觉,但不会量化打分。此外,他还看重企业的规划能不能实施,“优秀的企业一定能够实现规划,一定有足够强的执行力。”

“当然,上述判断必须具有前瞻性,需要提前配置,否则等股价表现出来以后再介入就来不及了。”

江作良表示,通过这种筛选的方式,去年做的所有交易,都是正收益。

不投银行股

“赚自己该赚的钱,理解不到的话宁愿错过。”

采访过程中,江作良多次强调能力和方法。在他看来,同样一件事,有人做得好,也有人做得不好。

而在众多能力中,江作良最看重的是逻辑分析能力。即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,识别和筛选有用的信息,并在此基础上,通过合理的逻辑分析层层深入去认识一个事物和一个企业。

因此,江作良特别强调案头研究的能力。“虽然调研也很重要,但是如果没有非常扎实的案头研究做基础,即使到了公司,也不知道应该需要了解哪些信息。案头研究做得好,实际调研就会非常主动。”

“现在,我们如果要研究一个企业,可以将它分析得相对地清楚。”江作良自信地表示。

而对于银行股,江作良表示并没有配置。在内部开会讨论后,虽然得出了银行股被低估的结论,但是公司还是选择了回避。“赚自己该赚的钱,理解不到的话宁愿错过。”江作良说,“我们不后悔,也不羡慕别人。”

过往,茅台也是江作良在易方达期间的代表作。如今,江作良认为目前反腐力度加强,白酒的价值过分高估,扭曲了性价比,与自己的价值取向不一样,不会介入。

“当然我这种认识不一定对,但是,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,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。”

对于未来,江作良表示会将重点放在成长股的发掘上,而消费、医药、服务将会占较重的仓位。“理想是继续发掘成长的企业。”周期性的也会关注,“但这个不是重点。”

“仓位一直偏重,不会太注重择时。关键还是我们投的企业,当你看透一家公司后,你会发现其实与指数的关系度真的不高。”

江作良表示,惠正投资成立三年以来,总的回报率为30%左右。

全员投研

“人是培养出来的,用出来的,而不是招出来的。”

目前,惠正投资团队仅有9个人,9人全为投研人员,并没有设立独立的销售和客户部门。

“只有个别的投研人员侧重与客户进行沟通,我们不会做销售,也没有这个考虑。只会做点直销。”江作良告诉记者,“我希望未来整个团队不超过15人。”

据江作良介绍,目前团队均为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,均来自港大、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。

其中,孙守东为研究主管,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金融硕士;黄燕则为中山大学的经济学硕士,研究覆盖医药、TMT;陈哲毕业于香港大学的工学硕士,研究覆盖大消费类行业;陈行云则为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金融硕士,研究覆盖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业态。

虽然不是来自最顶级的学校,但是,江作良对他们充满信心。“他们都很优秀,每个人的素质都很高。”

“人是培养出来的,用出来的,而不是招出来的。”江作良自信地表示,“我们都是通过案例去培训他们,让他们做案头研究,然后公开讨论。”

江作良介绍,团队目前有很好的投研氛围,有很好的互动机制,每个人都会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理解,然后不断地争论,不断地推演,不断地深入并看透一家公司。

江作良私募股票合作的电话微信:Q Q :2080053532 QQ:3532015225 QQ:3429458334

Unless otherwise stated,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Alike 3.0 License